該【以評促學 以評促教 】是由【夸客客】上傳分享,文檔一共【10】頁,該文檔可以免費在線閱讀,需要了解更多關于【以評促學 以評促教 】的內容,可以使用淘豆網的站內搜索功能,選擇自己適合的文檔,以下文字是截取該文章內的部分文字,如需要獲得完整電子版,請下載此文檔到您的設備,方便您編輯和打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張丹鳳摘要:文章以“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評價機制建設為核心內容,借助“兩表”工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寫字****慣。教師通過多種溝通交流方式,逐漸讓家長形成有效評價意識,不斷提高家長的評價能力,促使家長成為教師的一種有效延伸。文章研究發現這一評價機制有助于整體地建構小學低段學生語文學********慣養成教育體系,發揮評價導向功能,以評價為紐帶,實現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良性互動,助推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養成。
關鍵詞:“三方一體評價機制”;“兩表”工具;語文學科素養養成
中圖分類號::A文章編號:1674-9324(2019)43-0183-04
一、有效培養小學低段學生語文學********慣的評價機制設計
(一)評價體系設計與工具開發
本文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加強評價體系化建設,著力評價反饋的及時性、具體性和多參與性,聚焦于自己所執教一年級學生的學********慣養成問題,通過對“評什么”、“怎么評”、“誰來評”、這三個基本問題在不同層面、不同時空下的逐步探索,形成了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語文學********慣培養中的評價機制建設的一些基本研究結論。
1.“三方一體”建框架。該評價機制的建設,首先是搭建框架。為了促進影響學********慣養成的諸多因素發揮綜合效應,我構建了“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的基本框架。低年級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慣的關鍵時期。將三方一體評價機制引入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并延伸到家庭中是體系化建設的應有之義。(1)教師層面:根據低年級段語文學****學生需要養成的學********慣。在語文課程的閱讀和寫字這兩個教學環節中,教師制訂多元化的、具體化的、可操作的評價指標,讓學生按照評價指標來對自己和周圍的同學進行評價。如:寫字教學中,老師可以明確寫字時的姿勢、握筆姿勢、學****用具準備情況、寫字前是否有認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和筆畫之間的關系、最終寫字作業的結果等方面的評價指標,讓學生用打星級的方式來評價。通過學生在學****和運用評價指標后的學****情況,教師可以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同時,教師借助網絡平臺,持續地為家長提供評價什么和如何評價的指導,在不斷的立體化的溝通反饋中,逐漸讓家長養成有效評價意識,也不斷提高家長的評價能力,真正實現促使家長成為教師的一種有效延伸。(2)學生層面:學生在學****和運用這些評價指標時,其實就是在不斷地復****和鞏固語文學****的要素。并且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判斷和同學的評價指正,知道自己目前存在的優點和不足。繼而對照評價指標,學生能夠盡快地改進存在的不足,逐步地養成良好的學********慣。(3)家長層面:借助評價,在家庭中,家長也能對孩子的一些學********慣進行及時的、有效的評價,進而引導孩子改正錯誤的****慣或繼續保持正確良好的****慣。這樣,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是評價的執行者,讓評價的作用在體系化建設中發揮關聯和持續的作用,變家?;コ鉃榧倚f同。
2.“兩表”工具開發。評價機制的建立需要有統一的標準,清晰明確的評價準則便于評價的標準化實施,避免歧義,也能夠促使學生、教師和家長達于共識,以求共同推進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的提升。
我執教的年級是一年級。我鑒于一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把重點培養學生的學********慣落實到了書寫和朗讀這兩大方面。為了能更有效、更快捷地讓孩子養成這兩個****慣,我設計了兩份評價表,即《朗讀評價表》和《寫字評價表》。同時,借助學生、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三方使用統一要求的評價表進行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及時的評價。
《朗讀評價表》的落實,讓學生們一下子知道了現在的他們需要做哪些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如《朗讀評價表》中第1條評價指南:朗讀時,身坐正,腳放平。身離桌邊一拳,眼離書本一尺。第2條評價指標:左手按書,右手指書。讀到哪兒,指到哪兒。這兩條都屬于朗讀的****慣。
由于評價表的內容系統、信息透明的作用,使得工具的功能得以有效發揮****慣的養成需要持續地堅持,并將****慣得到內化方能促進學生的素養養成,真正做到****慣成自然”的教養境界,因此,要實現此目標,沒有工具的開發很難維持持續推進****慣養成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評價能力的教學實踐探索
。低年級段的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不強,評價能力較弱。兩份評價表中的評價指標讓學生在自評和互評時,以評價指標為依據,他們才能有理可循、有據可依、有話可說。學生在日常學****過程中,通過不斷使用評價指標,讓擁有正確朗讀、寫字姿勢這一行為質變為正確的朗讀****慣和寫字****慣。讓正確的****慣不斷深入學生內心,通過評價發揮意識化的功能,逐漸促使學生走向學****的主人狀態,發揮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上的適時點評一點一滴匯聚,教孩子們朗讀、書寫是日?;e累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為了發揮評價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不同的階梯和坡度上不斷發展,形成“最近發展區”,對學生具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戰性作用。兩份評價表也設計了階段性評價目標。階段性評價也彌補了目前階段性評價缺失的遺憾。同時,也讓家長更為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一個學期內,在朗讀和書寫這兩方面所取得的進步。
。評價是為了教學服務,不是作秀,更不應該給學生增加負擔。評價類型就應當注重靈活性。把自評、互評和師評分課落實,既降低難度,也發揮彈性空間的作用,給孩子有一定的選擇空間和自定目標的可能,同時,也發揮競爭和合作的多種學****方式的激勵效應。
(三)評價反饋中的意識滲透與能力轉化
好****慣的養成,需要家長與老師協同合作。因此,如何引導家長的評價意識和能力,尤其是當家長與孩子產生矛盾不一致時,化解親子沖突,就需要持續地提供家長評價什么和如何評價的指導,在不斷地立體化地反饋溝通中,逐漸讓家長養成有效評價意識,也不斷提高家長的評價能力,真正實現促使家長成為教師的一種有效延伸。為此,我通過多種路徑和平臺的建設,逐步探索了多渠道立體化的信息反饋網絡的建設。。我與家長交流****慣養成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明確“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評價機制建立的想法。當兩份評價表開始實施時,我通過郵件通知和家長會宣讀的方式,向家長介紹兩份評價表設立的目的、作用、如何操作、家長需要如何配合等具體事項。讓“學生—老師—家長”在評價的目的、內容和方式上達成初步共識,這是建立評價機制的主體共識基礎,是開展評價機制建設的前提性內容。
。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個性化的、不定期的過程性評價。每個孩子的學****能力、學****情況都是有差異性的,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是很隨機的,且不斷反復。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將問題反饋給家長,和家長一起借助指標來對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評價。家長們也是通過一次次的反饋溝通,充分地了解為什么要評價、什么情況要評價、如何評價等。
。每天通過郵件向家長反饋當天學校里學生在朗讀和寫字時存在的問題、出色的學生及他們出色的原因(即他們在養成好****慣時出現的閃光點)、學生們是如何按照評價表進行評價的。郵件中的反饋有的是針對個別學生好的榜樣作用進行的表揚,有的是針對班級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建議,有的是對于班級階段性進步的表揚與肯定?!皩W生—教師”評價慢慢地被家長熟知。家長也借助兩份評價表中的評價指標,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孩子提出改進建議和表揚內容。經過長期的、不間斷的郵件反饋學生在校朗讀和寫字情況,“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這一評價模式初步建立。也正是因為通過郵件的反饋,使得三方都知道評價什么、如何評價,進而在評價框架中積極投入。
二、總結
(一)“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評價機制的意義
本文《有效培養小學低段學生語文學********慣評價機制研究與實踐》通過三方一體評價機制的建立,幫助學生整合關聯學********慣養成的各種因素,形成育人合力,讓評價具有帶動學********慣養成的紐帶功能,為學科素養的養成打下地基。經過實踐研究發現,教學中的評價機制引入確實能幫助學生更快地養成良好的語文學********慣;能幫助老師更全方位地去評價學生的學********慣養成,在日常教學中幫助老師完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能更清晰地引導學生家長觀察孩子變化,提供評價指導,并能積極配合老師對學生學********慣的培養發揮協同作用。
(二)“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評價機制下一階段目標
低年級段當以培養良好的學********慣為主。但這并不代表語文知識、語言積累等其他語文學科素養就是可以忽略的。只有整體性地建構學生的素養才能發揮結構遷移的作用。把整個小學階段需要養成的語文學科素養劃分成一個個單元目標,根據單元目標設置評價內容。這樣,建構出的單元結構的評價內容和機制,在低段就建立結構意識,為后續的單元主題教學做好鋪墊。本文的研究也是把學生需要養成的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方法和****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劃分成一個個很細小的單元目標,多種素養有機整合進單元之中,有的作為顯性目標,有的作為內隱目標,發揮綜合滲透的育人功能。再根據單元目標,來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并且學生根據評價結果,糾正自己的不足。而老師則根據評價結果,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同時,家長參與評價,和學校共用一份評價表。讓學生的在校學到在家的復****鞏固,都有相對應的指導和適時評價。為此,單元的概念在學生、教師和家長之間逐漸建立,發揮結構化的作用。
(三)“學生—教師—家長”三方一體評價機制是否能夠長期發展
評價是為了教育而服務的。孩子的成長也會隨著年齡、外界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教無定法。三方一體的評價機制能否自始至終地貫穿整個小學階段;在實施操作過程中,能否進行及時的修正;修正后的評價機制能否繼續走下去,這些問題都會影響目前的評價機制是否能夠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J].當代教育科學,2010,(18):58-61.
[2][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132.
[3][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0):85.
[4][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3,(Z1):116-119.
[5][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05):22-26.
[6][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206-207.
[7][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02):66-69.
[8][J].學周刊,2016,(11):167-168.
[9][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02):31-32.
[10][J].才智,2015,(10):141.
[11][J].才智,2014,(20):59.
[12][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03):64-66.
[13]張文風,蘇鑫,[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12):108-109.
[14]徐開明,周德富,[J].人民教育,2000,(08):30.
[15]丁君華,——新課程實施中的學********慣培養策略初探[J].江蘇教育研究,2009,(19):47-50.
9/view-
以評促學 以評促教 來自淘豆網www.risevapes.com轉載請標明出處.